未來的劇情與角色任填
第四站: 惠特比 (Whitby)
又是另個濱海小鎮
來到此地的原因也很簡單 一切都是為了Whitby Abbey
約莫一年前 我第一次買票參觀某English heritage時便認識了Whitby Abbey
那張以Whitby Abbey為廣告封面的照片拍得很棒
我當時還特地問了一下售票員那在哪裡 沒想到他竟然跟我說不知道=.=
不過我還是默默地在心裡下定決心 有一天我一定要去親眼見證它
於是這天終於來了
一早離開約克 不到中午我便抵達了Whitby
沒想到我訂的hostel就在Abbey裡 而Abbey竟然在山上
我好不容易把行李拖到了山腳下 看到那好漢坡我心裡就先攤軟了
於是把心一橫決定就在上坡前的轉角咖啡店先來頓英式早餐
其實頗貴 英式早餐的味道也是千篇一律 但是人在英國真的身不由己
最後 好不容易我總算攻頂 進到YHA Whitby裡辦理check in
由於hostel就是Whitby Abbey的一部份
所以住宿費裡也就包含了一張免費門票
想想這還真是完美的套餐
走進遺跡現場前還有一段室內的歷史文物介紹
欲知詳情還是老話一句: 請自行google
至於走出戶外第一眼仰望它的感覺
只有驚嘆而已
其實遺跡的範圍沒有很大 基本上就是以abbey為中心
但是我在裡頭待了很久 很久很久
一來天氣真的很棒 二來時間真的很多
最重要的當然還是那份恬靜安適又心曠神怡的感覺 讓人忘卻時間的流動
我坐在長椅上遠望和思考 直到放空
照片其實也拍了很多 因為我走遍了各個角落也嘗試了各種角度
只是弔詭的是我拍不出一張滿意的照片 一張都沒有
或許是相機焦段的問題 也可能是我拍照時內心不夠澄澈
總之 這也算是一種難得的經驗 (或教訓?)
在這之後 天色還不算太晚 我決定下山到鎮上走走
YHA Whitbyl是我此行最難忘的住宿地點
故事是這樣的:
在我check in完進到房間裡的時候 裡頭沒人 我單純憑感覺挑了一個靠窗的床位
房間總共有八個床位 四個就在進門之後的內隔間 另外四個則在包含浴廁的靠窗的那個外隔間
我其實沒想太多 只是覺得外隔間有窗戶面向外頭的原野 感覺明亮一點
過沒多久 有位大叔進來了 他是我的室友 我們也就聊了一下
大叔先是問我以前有沒有來過這裡 又問了我知不知道這裡的故事 還問我怎麼會挑了靠窗的床位
只是他聽到我回答說不曉得這裡的傳說之後 似乎更是語帶保留了
我只有聽到他說這裡有些傳聞 聽起來就很像鬼故事 只可惜我英文不好 (或是該慶幸?)
那種不太對勁的感覺慢慢地累積了起來
原因是這樣的:
就在我逛完遺跡之後 我又決定下山再去晃晃
我一走出abbey 發現外頭還有另個教堂 看起來也是頗有歷史
在我拿起相機準備構圖的時候才赫然發現 原來眼前全是墓碑
驚恐之餘我放下相機 一眼望去 全是墓碑!
一陣莫名的恐懼又疊了上來 雖然我還是勇氣十足好好的拍了它幾張照片
還好下山時傍晚的景色替我沖淡了不少
然後 在我再次回到房間之後 天色已黑 我又遇到其他室友了
他們和善的向我打了招呼 接著竟然和大叔一樣 問我是不是第一次來
我忘不掉他們當時疑似狡詐的表情 可能是我事後諸葛吧
但我那時真的有一份詭異的氣息湧了上來
那天晚上旅館裡幾乎沒有年輕人
我花錢買了WIFI帳號在交誼廳上網 來來往往的都是老人 大聲說笑微醺的老人
沒辦法 在這種鬼地方 晚上根本無處可去
何況外面還是一大片的墓仔埔
在我無聊到開始整理照片的時候大叔室友出現了
他對我的照片很感興趣 於是我們又聊了起來
他說他女兒在念設計相關的科系 我猜他們說不定是個充滿藝術天份的家族
因為大叔認真的和我討論起我的照片 還要我開更多給他看 還討論起構圖角度什麼的
可惜 又是可惜 我的英文要是再好一點就好了 想說說不出來的感覺真的挺糟
最後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很久才睡著 因為毛毛的
一整個外隔間就只有我 還有一面鏡子和一扇窗 和徹底的寂靜
我被不安籠罩 還不自覺念起了南無阿彌陀佛
好笑的是當時我根本還沒搞清楚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而真相得要到抵達愛丁堡那時才會水落石出
度過了難忘的夜晚 有黎明曙光的早晨永遠是美好的
好天氣頓時讓我又充滿了活力
我退了房 拖著行李散步到鎮上的另一頭去
距離搭車的時間還有很久 我簡直一點都不趕 甚至不知道要去哪
另一端的海灘其實蠻美的 人也挺多 咖啡shop的店員美眉有一點北方的口音了
我繞了好大一圈 走了好遠 再回到鎮上買了那家得過"年度魚薯條大賞"的一塊haddock
這裡的魚薯條真的更好吃 我猜可能是用的油更高級吧 不然這東西看來根本不需要什麼技術和秘方
於是 我即將出發前往名聞遐邇的蘇格蘭
第五站: 愛丁堡 (Edinburgh)
千里迢迢終於來到了蘇格蘭
不是我故意要拖到現在 而是這裡真的很遙遠
誰教我挑了個學校在國境之南 只能不斷望著北方興嘆
好在我總算找到機會在回國前圓夢
走出車站 踏上街道後的我心裡不禁讚嘆
一走進hostel 沒想到櫃台小姐耳朵上掛著一把吉他耳環 我以為要買live house的門票了
她看起來像南歐人 不過英文還算好懂 重點是長得也不差XD
我把握機會好好地練了一下英文 問了許多問題之後才領鑰匙準備上樓
一樓人很多 形形色色什麼人都有 我有種來到社團辦公室的感覺
進到房間 我的室友是一群巴西捧由 他們是一家人 也是我在愛丁堡最美好的回憶
先不說這個 因為故事並非發生在那個當下
鋪好床安頓好一切之後 我馬上趁黑夜來臨前先出去晃晃
坦白說 初來乍到愛丁堡的人真的會感覺到一絲浪漫
簡單走了一會兒 認識一下環境便又回到了hostel
我帶著晚餐到地下室的公用廚房和餐廳去吃
這間hostel真的很有趣 聚集了世界各國的遊客 和各式各樣的穿著打扮
廚房裡還供應免費的茶包和熱巧克力 餐具和杯子也都可以自己取用
這種溫馨的感覺 像個大家庭似的 溫暖得讓人不會感到孤單或無助
就在我沉浸之時 背後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使用著熟悉的語言
原來背後有兩個女生正在用中文聊天
但重點是那口音 懷念的鄉音
雖然講的不是台語 但不知為何我就是分辨出了那屬於台灣的腔調
可能我離家一年多 對家鄉的一切顯得格外敏感了吧
我邊吃晚餐邊掙扎著 帶著另外一種近鄉情怯 想著自己該如何開口
最後我終於開口了 毫不拐彎抹角 直接轉頭問"你們是台灣人嗎?"
於是 但是 我和她們講沒幾句話 簡單認識一下而已 我吃完晚餐便故作瀟灑的說聲掰掰就離開
然而 其實 我心裡有那麼一絲雀躍
喔對了(忘了=.=) 在這之前我先認識了三個德國女生 他們找不到位子所以和我同桌吃飯
我靠著學會的101句德文 - "Guten Morgen"(德文的早安)和她們拉近了距離
相信我 遇到每個國家的捧由只要會一句對方的語言 那份陌生的感覺就可以瞬間減退許多 :)
說這麼多 其實這晚的重點是愛丁堡的夜景
由於我實在閒不住 在這北方國度太陽又那麼早下山 於是便整裝再度出發
我誠心的向櫃檯請教哪裡可以看夜景 櫃檯大哥也很有誠意的告訴我哪裡比較適合
我原本想挑戰亞瑟王的寶座(Arthur's seat) 想說看大家都是白天去 我來個夜景之旅說不定別有風情
最後還是被大哥勸退了 他說路上都沒燈 挺危險的
所以 最後我去了近一點的Calton Hill 這裡可就真的是有名的夜景觀賞地點了
只不過 這裡也是很漆黑阿@@
為了找個好角度拍夜景 我右手拿相機左手拿手機充當手電筒 熄掉還得趕快隨便再按個鍵
只能說 還挺恐怖的其實......
第二天一早 天氣不算太糟 在蘇格蘭說不定算是好天氣了
我下樓喝了杯免費熱巧克力 遇到德國捧由們又哈拉了一下
我帶著地圖和背包 出發去尋找傳說中的亞瑟王寶座
依照慣例 每次出門一定要迷失一下方向才甘願 這次也不例外
其實我每次都覺得自己的方向感沒錯 只是路轉人不轉的話自然就迷路了
而我一犯再犯的原因則是: 喜歡那份不確定感和問路的過程
好不容易走到了亞瑟王的寶座底下
說穿了這不過就是座小山丘 也沒路標寫說這裡是Arthur's seat
我跟著人群開始上山 到底寶座在哪我也不曉得
每到一個置高點我都以為我到了 直到身旁的人群又繼續往前走我才搞清楚狀況
最後我終於登上寶座了 因為沒有比這更高的地方了
大家都在此拼命拍照 或席地而坐遠眺 頓時我突然有種數十個亞瑟王在此的感覺
大家看著相同的遠方 心裡企盼著不一樣的未來
下山之後時間仍早 我又回hostel休息了一下
接下來準備到愛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去
我其實沒有非得一定要去那 只是以步行可及之處來說這裡算是不錯的點
Edinburgh castle算是相當知名甚至是必遊的景點了
只是不曉得為什麼我就是掙扎了許久 一直在思考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可能膩了吧 一年多來看過好多城堡 也拍了不少
只不過 相較之下這裡的門票貴了很多......
城堡很大 很有得逛 格局也宏偉很多 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印象最深的是一間國家戰爭紀念館(Scottish National War Memorial)
裡頭神聖莊嚴的感覺令我不禁肅然起敬
其他還有許多歷史文物和監獄等等 我不想多做說明
風笛手則是最受歡迎的角色 聽到那風笛的音色真的會有一股濃濃的蒼茫感
對我來說這就已經是最棒的蘇格蘭象徵
這天還沒有結束
當心情放鬆且沒有太多目的的時候 總是會覺得時間很多 有時反而能做更多事
我沒有跟團 很多景點也都沒去 但我還是相信我的決定是有意義的
也就是說 沒目的仍然是有意義的 再精確一點來說 光是存在即是有意義的
對我而言這是一種減法的滿足 卸下所有遊客的自覺 再因融入而滿足
有些人或許認為添補越多記憶留下越多足跡他越滿足 這純屬個人喜好問題
我旅行的步調很慢 尤其不喜歡邊玩邊煩惱
所以我每到一個地方 通常只想珍惜一個地方一件事甚至是一個人
只要有一樣對了就是有意義 就不枉此行
這次在愛丁堡的回憶便是人而非景物
尤其是我的巴西室友們
這天晚上我回到房間和他們聊天 又和他們一起到酒吧去聽live music
他們是一家人 有先生有太太有姊姊有弟弟也有相識多年的美國朋友
我當然是外來者 但到最後卻好像成了一家人
可能我臉皮夠厚 但我打從心底感謝他們的包容
甚至隔天 就在我搭上回程的火車前 他們又邀我一起去吃了一頓英式早餐
我馬上就答應了 快得連他們都有些詫異 哈
因為我很肯定如果因為害羞害怕而拒絕我一定會後悔
因此 最後我對愛丁堡的回憶全停留在hostel裡
這或許算是另一種旅行中最美的風景
結束了
終於
人生又一個篇章
一直以來我都是行動派 即使來到這裡也不例外
我不斷地嘗試並接受失敗 為的是從錯誤中學習
只要目標是明確的 方向是進步的 一切的辛苦或委屈就會值得
沒有那些失敗的累積 就不會有機會來此證明自己
現在我完成了 但不代表這樣的學歷就很了不起
相反地 我要證明它沒什麼了不起 因為就連我都可以
讀書追求學歷從來就不是我的興趣也不是優先選項
我還有好多擅長或感興趣的事物 雖然它們不一定都在核心區域裡
如今我又補上一塊拼圖 讓自己再少一塊能被詬病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我成長了 帶著一種踏實的感覺
這個收穫遠超過學歷所代表的意義
能有今日 我心中只充滿了無限的感激
至於人生的下一站會是什麼? 又會在哪裡?
我想我得先重新定義人生的價值之後再做決定。